今天的男篮亚洲杯四分之一决赛资格赛,中国台北78:64战胜约旦。
一,中国台北在本质上就是日本男篮的全面复制。
中国台北与日本男篮的打法非常相似:大白中锋保证内线防守与篮板,混血锋负责转换,整体进攻都由后卫挡拆开始发动。
中国台北能够力压菲律宾取得D组第二,其实相当意外,但是昨天对阵内线并不强大的新西兰,输了40个篮板,虽然与78:118的比分相映成趣,但是也清楚说明这支台北队的近乎无解的内线问题。
如果不是贺氏兄弟的加盟,中国台北断然没有现在水平的任何可能,因为投手群和双能卫的存在,对手不敢轻易送出包夹,让陈盈骏得到0分的结果,就是林庭谦和贺博们的必然放飞自我。
但是陈盈骏们投得再准,篮球说到底依旧是大个子的运动,小快灵投疯了一顺百顺,投不顺就是直接被对手的转换打死,教练再牛逼,也不能调教球员的身体尺寸。
本届亚洲杯日本队的碰壁,其实说白了,就是因为失去了主场哨和外线准星,而大白中锋霍金森的蓝领本质和锋线水平的降维下降,使所有的压力再次滑向后卫线而出现恶性循环。
本届亚洲杯东亚四队共同的问题都是内线钝化,只不过中国男篮因为王俊杰的异军突起,使问题暂时没有爆发。
而中国台北大白中锋高柏铠,被普遍认为就是穷人版的霍金森,球队的内线进攻水平相当一般。
二,高伯铠和贺氏兄弟让台北男篮脱胎换骨。
从三场小组赛来看,约旦队的三大核心就是塔克、易卜拉欣和小奥拉朱旺,他们的内线比台北要强。
中国台北的内线问题依旧存在,但通过高柏铠和贺氏兄弟的加入,球队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在比赛中,高柏铠的防守和篮板能力为球队提供了稳定的内线支持,而贺氏兄弟的投射和组织能力则让球队的进攻更加多样化。
这种变化让中国台北在与约旦的比赛中能够占据优势,尽管在内线方面依旧存在短板,但整体表现已经让人刮目相看。
随着比赛的进行,中国台北的内线问题可能会逐渐得到解决,球队的整体实力也将在未来的比赛中继续提升。